舞美行业有时并不“美”
无论清新淡雅,还是浓艳绚丽,对于剧场艺术来说,舞台美术总是视觉呈现上不可或缺的要件,对整体艺术表现起着烘云托月的作用,甚至关乎整个作品的成败。
在一个个场景、一道道灯光背后,是一批批坚守寂寞、默默奉献的舞台美术工作者。日前,中国舞美界专家会聚一堂,探讨行业热点话题。当下,舞美专业人才在北京、上海、江苏等演艺重镇呈现欣欣向荣之态,然而在更广大的其他地区,情况则并不如此,甚至截然相反,使人感觉舞美行业有时并不那么“美”。
安徽是钟灵毓秀之地,黄梅戏等艺术样式拥有广大的观众群。然而据安徽省舞台美术学会会长高强介绍,现下安徽省内的舞美专业人员奇缺,全省各院团不下千人的演出阵容中,舞美人员不足40人,且40岁以上的、实践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几乎没有。
这一情况绝非特例。广西舞台美术学会会长张忠安说,历史上仅广西京剧团一个团的舞美队中,专业人才就有5人,而今整个广西可以冲在一线的舞美人才加起来恐怕也不足5人了。同时,舞美人员的业务水平也呈下滑趋势,甚至有到广西的艺术院校应聘舞美设计专业教师的一些人,竟连平面图都不会画。
类似情形在文化事业发展相对滞后的宁夏则更为明显,这让宁夏舞台美术学会会长蒋全洲心急如焚。“现在宁夏的舞美人才非常匮乏,目前的从业者几乎都不是科班出身,且年纪都在30岁上下,有经验的老专家全部退休了,舞美方面的各项工作非常难搞。”目前,宁夏应对这一窘境的办法是将本地从业者送到北京、上海等地培训,同时蒋全洲也呼吁中央戏剧学院、上海戏剧学院等舞美教学水平高的院校,是否有可能考虑对宁夏这样相对边远的地区提供特定帮扶。
人才要引得来,更要留得住。在一些边远省份,人才流失现象尤为明显。黑龙江省舞台美术学会会长陈晓生有他的应对之策:“舞美人员不易成名,职称晋级也较为困难。我想,要想留住人才,除了要给他们优厚的待遇,还要给他们实现艺术梦想的空间,让他们多在作品中实践,同时设立舞美相关的奖项进行激励。”在他述及的许多方面,黑龙江已经在行动。
舞台美术作品终要在剧场内呈现和被欣赏,可以说剧场在观演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。可是,当今全国各地剧场的情况与人才状况一样不容乐观——不是没有剧场,而是大剧场修建太过盲目,修好了却不方便使用。